曹妃甸区加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大力发展现代水稻产业
“一粒米”串起产业“一条链”
9月,又到了观赏稻田画的好时候。在唐山市曹妃甸区第四农场聚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稻海之中,一幅巨大的“科技兴农 乡村振兴”主题稻田画铺展开来。
“这片是盐碱地,田里是有机米,稻间养着鱼和虾,不远处就是稻米加工厂。”站在观光塔上,该农场党委书记孙建颖简简单单便描述出盐碱地上蓬勃发展的现代水稻产业。
近年来,曹妃甸区加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大力发展现代水稻产业,通过良法改地、品种育推、综合种养、集群发展、农旅融合等模式,种好田间“一粒米”,串起产业“一条链”。
良种与土地互适,盐碱地变成高产田
白露时节,正是水稻灌浆的关键时期。在第四农场,一望无际的稻田,青绿中泛黄。
“今年又将是个丰收年!”看着长势喜人的水稻,当地水稻种植“老把式”郑贺海说,过去这里曾是一片泛着盐渍的盐碱荒滩,如今已是高产田。
位于渤海之滨的曹妃甸区,受海咸水冲击浸泡影响,滨海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形成了以“盐、板、瘦”为主要特征的滨海盐碱土壤。
“为向盐碱滩要耕地、要粮食,从1956年建立国营柏各庄农场开始,10万农垦大军便开始修海挡、筑沟渠,引滦河之水‘拉荒’洗地、压盐沥碱,开启了拓荒之旅。”曹妃甸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部门主管刘秋华说,如今曹妃甸区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40.9万亩盐碱地全部开发为耕地,曾经亩产不足200公斤的“盐碱稻地”,已成为亩产七八百公斤的高产稻田。
闻着稻香长大的郑贺海,开办了一家集水稻种植、仓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名为“稻香米业”。“之所以取这个名字,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家乡盐碱地上长出来的大米,不比别处差。”郑贺海说。
郑贺海的自信源于适宜盐碱地环境的好种子。在曹妃甸区的稻田里,有许多稻种出自位于当地的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
记录试验数据,观察水稻长势……连日来,该研究所水稻研究室主任杜琪在综合试验站忙个不停。当前,正是观察试验结果的关键时期。
“我们在耐盐鉴定池里种植了1500多份水稻,通过长势筛选出适宜不同盐碱地条件的最优品种,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推广。”杜琪说。
让盐碱地变成高产田,需要土壤改良和耐盐碱品种培育的“双向奔赴”。
多年来,滨海农业研究所在培育出“垦育16”“垦育60”等耐盐碱高产品种的基础上,又选育出“滨稻8号”“垦糯10号”“香粳5号”等一批耐盐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
“从‘垦’到‘糯’‘香’,单凭种子名称的关键词,就能看出水稻品种实现从满足‘吃饱’到追求‘吃好’的跃升。”杜琪说。
种好米,更要“智慧”种米。走进郑贺海的办公室,一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颁发的“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招牌格外醒目。
一家米业公司,为何被纳入专精特新领域?“我们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融入了不少科技元素。”郑贺海边解释边拿出一张专利证书,他们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发明了一款双铧犁,在田里走一趟,就能同时实现秸秆粉碎与土壤深翻。
在办公桌旁,一台电子设备同样引人注目。“这是接收器,能收到田里气象站、株间冠层病虫害观测仪等传来的信息。”郑贺海说。
在曹妃甸区,郑贺海是最早发展智慧农业的种植户。在他看来,利用数字化进行水稻种植和田间管理,不仅节约成本,而且在应对病虫害和自然灾害方面,更加精准科学。
“当前,我们正和相关科技公司合作试验,研发涉及土壤成分测定、灌溉自动控制等方面的仪器设备。”郑贺海说,用不了多久,研发结果投入使用后,一个人就能管理1000亩地。
打造稻米加工集群,擦亮“米”字招牌
驾车行驶在唐曹高速公路上,临近曹妃甸新城出口时,路东侧厂房上的“和为贵”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这是一家由四农场招商引进的集品牌营销、生产加工、产品研发于一体的专业品牌主粮运营商,位于曹妃甸区食品工业园区。企业负责人姚国冬介绍,正是看中了曹妃甸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粳米生产区,所以2018年公司从北京搬迁至此。
“和为贵”每年生产的大米中,有3万吨来自曹妃甸区。“曹妃甸区位于中国温带粳稻的种植带,由于盐碱地中矿化物质含量高,这里的稻米偏弱碱性,味道清香,加上有天然的滦河水灌溉,产出的稻米不仅色泽亮、糯性强,还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从业多年的姚国冬,说起曹妃甸区稻米的优点,滔滔不绝。
让好稻米的优势更为放大,“和为贵”与永辉超市合作创立自主品牌“田趣”,把曹妃甸区优质稻米摆上全国各地连锁超市的货架。
“看到‘田趣’卖得特别好,我们针对曹妃甸区稻米又开发了新品牌。”姚国冬说,尝到“甜头”后,他们于2020年新推出“曹妃香米”品牌,采用的是一款长粒米,口感细腻,软糯香十足。
大米质量好不好,除了与品种、产地有关,还和加工工艺密不可分。“考虑到稻谷杂质、水分、粒型、抗压强度等自然指标,我们采用先进的全自动生产线,实现从加工生产到成品包装、码垛全流程自动化,用数字标准保障产品质量。”姚国冬说。
脱壳、筛选、碾米、抛光、色选……在稻米加工车间,一排自动化设备隆隆作响,只需一名工作人员进行“监工”。
“自动化带来高效率,我们的两条优质大米生产线,年设计加工能力20万吨、包装能力20万吨。”姚国冬介绍。
龙头带动,集群发展。2020年以来,曹妃甸区进一步优化现代水稻产业结构,提升水稻产品品质,拓展加工规模和深度,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以水稻科研种植为基础,以稻米加工销售为支撑,以地方粮食仓储为依托,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稻米种植加工产业集群。
“曹妃甸区拥有水稻种植面积32万亩,2023年水稻产量22万吨,这是我们发展稻米加工业的基础优势。”曹妃甸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丁国良说,擦亮“米”字招牌,曹妃甸区借助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契机,引进4家北京稻米加工企业,提升了稻米加工产业整体规模和水平,增强了产业集聚力、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
目前,曹妃甸区稻米种植加工产业集群中,稻米加工企业超20家,年设计加工能力124万吨,原粮仓储能力45万吨,商品粮仓储能力5.5万吨,2023年加工稻谷36.47万吨,实现产值13.6亿元。产品销往21个省。
创新融合发展模式,“稻米乐园”成新打卡地
几乎每天早上,第四农场聚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建明都要在稻田里巡视一圈,因为他放心不下田里的“虾兵蟹将”。
“今年,我们新引进罗氏沼虾‘南太湖3号’,这种虾抗病性强、市场价格高,放在稻田混养,预计亩收入近700元。”韩建明说。
从事水稻种植多年的韩建明,在当地是玩“混搭”的达人。他先是在稻田里投放河蟹、小龙虾进行混养。
“搞混养的初衷不仅是为了增加亩收入,更是对‘纯绿色’水稻的验证。”韩建明说。
原来,该合作社生产的大米早就打出了不施加任何农药“零污染”的名号。“农药差不多是河蟹、小龙虾的‘致命杀手’,当人们看到稻田里有蟹又有虾,就知道这里的水稻没污染。”韩建明说。
不施加农药,如何防范病虫害?韩建明有自己的“秘密武器”——水稻生态绿色生物菌。“通过与国内外农业专家合作,我们用上了这种生物制剂,除了能增强水稻抗旱、抗病能力,提高产量,还能活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韩建明介绍。
凭借着绿色、健康、零污染的特点,2020年8月,聚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稻米品牌“大喜康田”获得欧盟有机产品和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贴上了国际标签。
好品质带来好口碑,韩建明每天都接到不少订购大米的电话。“为何不将‘流量’变现?”深谙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融合模式的韩建明,将目光瞄准农旅融合。
说干就干。韩建明搞起生态观光旅游,依托水稻、河蟹等资源,设稻田画、建钓蟹园,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田园风光。
在韩建明的带动下,曹妃甸区涌现出了“渔蟹稻香园”“稻咖农场”等集观光、研学、垂钓、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稻米乐园”,成为周边游客新打卡地。
与此同时,曹妃甸区还深挖传承农垦文化,在唐海镇、第一农场、第九农场建设柏各庄稻米文化馆、农垦记忆馆等,积极申报“稻渔立体种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产业文化内涵。